现代汉语音变现象简析与例证

世界杯决赛日期

音变就是语音的变化。人们在说话时,不是孤立地发出一个个音节(字),而是把音节组成一连串自然的“语流”。由于相邻音节的相互影响或表情达意的需要,有些音节的读音要发生一定的变化,这就是语流音变。

普通话的音变现象包括:轻声、儿化、变调和语气词“啊”的变化等。

一、 轻声

“轻声”没有一个固定的调值,即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。轻声是声调的变化,有些音节由于音变,使原有的声调变成又轻又短,改变了音长、音强,甚至音高和音色,失去了原有的调值。例如:“东西”(表示方位)、“东西”(物)----“西”因轻声而失去了55调值,音长和音强弱化。

那么,哪些音节读轻声呢?通常情况下,助词“的、地、得、着、了、过”和语气词“吧、嘛、呢、啊”等读轻声。例如:“红的花 慢慢地走 高兴得很 坐着看 吃了 见过 请说吧 好嘛”等。还有部分重叠词的后一音节也读轻声。例如:“猩猩 妈妈 弟弟 姑姑 坐坐 劝劝 催催”等。此外,双音节动词重叠式ABAB的第二音节读轻声。例如:“研究研究 考虑考虑 打扫打扫”等;构词后缀“子、头”和表示群体的“们”等读轻声。例如:“桌子 椅子 辫子 人们 他们 咱们 先生们 同学们”等;表示方位的词或语素读轻声。例如:“桌上 楼下 屋里 前边 外面 火车上面”等;动词、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“来、去、起来、下去”等读轻声。例如:“送来 起来 拿来 过去 热起来 说出来 夺回来 跑过去”等;有一批常用的双音节词,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要读轻声。例如:“先生 明白事情”等;以下词语里加着重号的字一律读轻声。例如:“黑不溜秋 傻不愣登 胡里胡涂 啰里啰嗦”。

二、儿化

指一个音节中,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,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做“儿化韵”。字母r不表示音素,只表示卷舌动作。用下表说明儿化音变的规律。

从上表中可以看出,儿化韵母音变的结果,是伴随着脱落、增音、更换和同化等现象。音变表现在韵尾、韵腹上,对韵头、声母无影响。

三、变调

是指在语流中,由于相邻音节的相互影响,使某个音节本来的声调发生变化。包括:上声的变调、“一、不”的变调、“七、八”的变调等。

(一)上声的变调

上声在四个声调前都会产生变调,只有在单念和处于词、句末尾时读原调。

例如: 美 领导 对人要友好!

在下列情况下,调值变为35或21。

上声+非上声: 变为半上——21

举例: 上声+阴平:首都 火车 警钟 百般

上声+阳平: 祖国 海洋 旅行 语言

上声+去声: 讨论 土地 感谢 鼓励

上声+轻声: 斧子 马虎 伙计 尾巴

2、上声+上声

上上相连:变为阳平调——35

举例: 雨水 百米 水果 了解

三个上声相连:

前两个上声的变调视词语内部的语义停顿而定。分为两种情况:

A.前两个上声音节语义紧凑(214+214)+214,即双单格,前两个音节都变为阳平调——35。

举例:(展览)馆 洗脸水 手写体

B.后两个音节语义紧凑214+(214+214),即单双格,前两个音节变为21+35。 举例: 有(理想) 很勇敢 纸老虎

(3)三个以上上声相连:

根据词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紧密度划分出语义停顿,再根据上述规律进行变调。

举例:彼此/友好 → 35 21 35 214

理想/美好 → 35 21 35 214

四、语气词“啊”的音变

语气词“啊”[A55]发音时往往受前字读音的影响而产生音变。举例列表如下:

总之,“啊”的音变规律是:尾音口大加上y-(写作呀),其余粘连上字尾音念。

Copyright © 2088 世界杯女足_足球歌曲世界杯主题曲 - luxiuying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