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妈和钱爸
设计:七宝|编辑:Nina|撰文:菜妈、Dr袁
原创文章,未经许可,请勿转载
都说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,打死我也没有办法把蝙蝠和美食之间画一个等号,这么个奇丑无比的恐怖东西,怎么有人下得去口?
是的,这一期我们说蝙蝠。
2019年底,设置「吃惑」栏目时,打死我也不会想到这个栏目会写“蝙蝠”。
转眼间,「吃惑」变成「吃祸」,不得不聊一下。
网上立马有人将几年前美女吃蝙蝠的视频翻倒出来,恶狠狠的批评美女主播。
美女主播一脸无辜:我咋知道这果蝠居然会有这么多病毒啊,不是说养殖的吗?
蝙蝠到底有什么营养?野味的营养价值到底有多少,菜妈先给大家说一说。
在亚洲和环太平洋地区,人们有食用蝙蝠的习惯。
主要是印度尼西亚、泰国、越南、关岛等地区,人们都有食用蝙蝠的记载。
在关岛,人们把马里亚纳狐蝠当作美味。
根据1999年版的《牛津食品百科》称,马里亚纳狐蝠肉有「鸡肉一般的口味」,马里亚纳狐蝠是「专吃水果的干净动物」、「它的脂肪含量低而蛋白质含量高」。
我也看了网上吃蝙蝠的那些视频,描述也大多是「吃起来跟鸭(鸡)肉差不多」。
总的来说,从营养学上看可以认为蝙蝠的营养价值与禽肉类似,都是高蛋白、低脂肪的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oggAadi_AFM
但是,要知道蝙蝠会携带和传播非常多传染病病毒。
如,埃博拉病毒、马尔堡病毒等丝状病毒,感染了这些病毒的蝙蝠会把病毒传染到附近的人身上。
此外,蝙蝠也可以携带冠状病毒,就是近年来多种大规模流行的呼吸道疾病(例如非典型肺炎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)的源头。
要获取优质的蛋白质,我们大可以选择更安全的鸡鸭鱼肉,放过这些野生动物吧!
看来,在营养学方面,野味并不具备更高价值。那么,你还希望野味有啥特殊功效?
这里不得不提蝙蝠的入药了。
中药材的来源不少,除了百草,还有很多动物也被纳入。比如蝙蝠。
古人觉得蝙蝠在黑暗中可以辨明方向,想用蝙蝠入药治疗眼疾。
但蝙蝠是夜行者,非常不好捉,于是用蝙蝠大便入药,也就是「夜明砂」。
其实,现代科学告诉我们蝙蝠夜间行驶靠的是超声波定位,而不是它的眼睛。
图源:www.soogif.com
现代医学也分析「夜明砂」主要成分:尿素、尿酸、胆固醇、维生素A。有了这点点维生素A可能有点功效,但是过分夸大不是傻就是坏啦。
还有些宣称就更吸引人了。打着「谁用谁知道」的招牌,民众对于动物食补功效的迷信传播,使得野味的身价一路狂飙。
大家想想,如果野味真的有效,不管蝙蝠还是穿山甲,那医院有些门诊真心可以停业关门,直接去养殖这些神仙物件了
因此,Dr袁认为:我们在充分肯定中药的相关临床价值外,更需要警惕,中药养生食补品已经成为鱼龙混杂的伪科学重灾区。
所以,贪吃野味的朋友们,你对得起全国人民吗?
今天的《吃惑》就是这样了,你都学会了吗?
原标题:《慎点!为什么有人吃蝙蝠?》
阅读原文